《最新神舟十三号发射观后感【优秀17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
神舟十三号发射观后感 1
20xx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神舟十三号发射进入倒计时,“十,九,八……三,二,一,点火升空!”随着一声巨响,火箭笔直地冲入云霄,离开了地球表面。紧接着火箭开始抛弃小型助推器,然后火箭的外壳开始分离,“神舟十三号”的真面目这才展现出来。最后与大型空间站相连。
我还收看了航天员在太空的“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小餐桌,马桶,竟然还有洗澡的地方。我得知这次三位航天员将要在那里度过6个月,这比神舟十二号的`时间多出了一倍!这不由得让我为之震撼!我们祖国的航天技术真强大!
神舟十三号的观后感 2
与神舟十二号任务相比,神舟十三号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同:
一是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二是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三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四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 男女航天员;
五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六是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神舟十三号返航观后感 3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神舟十三号的观后感 4
我感受到这些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的所有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这一次航天项目的完成代表着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彰显了在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科技实力。
聂海胜同志说的“就算牺牲也要把国旗插上去”属实令人感动。可以这么说,每一位航天员都为我们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无所畏惧,一往直前。在此期间每一位航天员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去适应模拟环境、失重、应对紧急情况时的操作处理等等,每一次的训练也是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他们付出的汗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做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宇航员,更有千千万万个在载人航天事业背后默默工作的航天人。
载人航天事业,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先进的科学技术,各个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协调统一的`调度等等,没有所有航天人的一起奋斗努力,载人航天事业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为载人航天事业努力过的人!写到此处,也只剩下“致敬”!
神舟十三号返回观后感心得 5
观看了“神舟十三号成功返航”,我大为震撼!
祖国不断强盛,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好!隔着电视屏幕体会到三名航天员人员安全返回地球时那激动的心情真的无法形容!
看着返回舱第一次立着着陆——快,准,稳,那时我激动跳起来…。.
欢迎回家!欢迎凯旋!
神舟十三号返航观后感 6
漫漫星途,璀璨神州。在太空飞行180余天,神州十三号圆满完成了二十余项科学实验、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创下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如今,三位航天英雄平安回家,在观看直播的时候,“欢迎回家”“凯旋归来”“致敬中国航天人”的字样填充着整个屏幕,让我们感到热泪盈眶、满怀感动的同时,也看到了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强大力量。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每一位航天人的付出和努力,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航天人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促使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神舟十三号返回观后感心得 7
今天是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顺利返航,让今天成为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成为一个让世人都铭记于心的日子,探寻苍穹,光耀中华,航天员们为祖国复兴建功立业,他们的凯旋而归,不仅代表着此次航天之旅的成功,也像世界宣告着:中国正驰骋于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代科学家脚步不歇,不畏艰难,义无反顾投身航天事业,他们艰苦奋斗,默默耕耘,在一代代航天人的浪漫坚守中,创造出令世界人民敬佩的累累硕果。
中国航天者,永不止步!星辰大海不会自己向我们走来,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开辟、去拓展。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我们的未来,是中国人的星辰大海!
神舟十三号返航观后感 8
2022年4月16日9点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感觉良好,航天组!”短短七个字让我们原本悬着心的落地,随即就被满满的自豪感填充。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期六个月的宇宙“出差”生活结束了,回归到地球母亲的怀抱,回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翟志刚出舱微笑招手,叶光富出舱比心,王亚平则在镜头前对女儿道:“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在六个月封闭的太空生活,他们积极、乐观给在地球的我们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游子远行,最想念的还是家的味道,我们十分好奇航天员回家的第一顿饭是什么?面条、小米粥、醋溜土豆丝、醋溜白菜……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家常菜最戳人心!这也使我们猛然意识到被我们誉为英雄的他们也是凡人,而这更显他们的伟大。(税收学专业2102班冯紫煜)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这条消息在今天引发了网友高呼热议,身为大学生,在封校期间得知这个消息真的是让人热泪盈眶,“长剑发苍穹,壮士半载归”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全国人民翘首以盼,如今终于盼到。他们的‘顺利回家’也点燃了我们青年学子的航空梦,振奋人心,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每一次的仰望星空绝非臆想,每次的行动都是追求卓越,人类在一次次勇敢探索中永不止步,在未来的星辰大海里,我们青年一代会随着前辈们坚实的脚印得到更大的突破。这次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是振奋,更是对前路的信心满满,以吾辈之曙光,耀华夏之灿烂。我相信,只要我们眼里有光,就一定追得到梦想,未来的我们,会在不同的岗位发挥最大的力量。热爱各有不同,青年本该如此,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都有自己奋不顾身的热爱。以时代沃土,育盛世青禾,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
神舟十三号观后感 9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带着家人的思念,带着女儿的期盼,更是带着亿万中国人的期待与嘱托,王亚平踏上了她的“摘星之旅”。首次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在众多学子的心中,她是智慧和蔼的太空教师。首次在轨驻留六个月,王亚� 还有首次在太空过春节,首次在中国空间站举办天宫画展,在这六个月的太空“出差”之旅中,我们见证了太多历史性的'时刻。
作 自豪之余,我们应从当下开始奋发努力,志存高远,立志为祖国的富强与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将亿万个渺小的梦想汇成一个宏伟的中国梦,用自己的努力为美好未来的编织添砖加瓦!
神舟十三号返航观后感 10
太空“出差”半年,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英雄“下班”回家啦!这是一次梦想的接力,再次刷新红火空间站建造进度。我想对凯旋归来的英雄们说一句:“你们是全国人民的荣耀!”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的奋斗者、攀登者努力奔赴星辰大海,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的梦想奔跑!作为一名辅导员要不断加强思政课实践,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深入挖掘学校的航空航天特色与思政课育人的结合元素,激励学生学习载人航天精神,这也是最生动、最鲜活也是最接地气的一种思政课教学案例,� 载人航天,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就在刚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太空出差半年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返回地面,两次出舱活动、两次太空授课、数次的科学实践等,三位航天员的行动如春雨润物,告诉人们太空并不遥远,什么是仰望星空,什么是追求卓越,什么是放飞梦想,答案就在人类一次次不停歇的勇敢探索中。载人航天征程中涌现的一个个奇迹,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标志性创造。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从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中汲取经验力量、提振信心斗志,不断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以航天精神作为自己矢志奋斗,努力成才的驱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贡献青春力量。
神舟十三号观后感 11
20xx年4月16日星期六上午10:00,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乘载神舟十三号返回仓在东风着陆场精准着落。在观看整个着落的过程中,我心情澎湃,久久难以掩盖心中的激动。回想起王亚平阿姨为我们空中授课,展示了三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乒乓球实验、水膜实验和泡腾片实验,特别是“浮力消失”使我增长了知识,开了眼界。
那天我听得津津有味,内心充满着渴望,越发向往奇妙的太空生活。
今天,当我观看到返回舱正立成功着陆,荧屏传出一片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霎时热血沸腾,振臂欢呼!当我听到航天员说“感觉良好,请祖国放心”,我满心欣慰。你们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交给的任务,实现了又一个航天的梦想。你们是当今的`英雄!
通过今天的观看,我进一步了解了我国航天工程的辉煌成就,增添了不少的航天知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应该刻苦努力学习,长大为我们的航天工程添砖加瓦!
神舟十三号发射观后感 12
直播观看现场,随着倒计时十秒的时候,同学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此刻的心情是紧张的`、是兴奋的。“点火”口令响起,屏幕出现一团橘红色的火焰,一阵浓白的烟雾,“轰”的一声神舟十三号飞船冲天而起,飞出地球,飞向茫茫的天空,整个过程同学们时不时发出欢呼声和热烈掌声。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神舟十三号返回观后感心得 13
今天是个神圣的日子,早上9时56分,神州十三号乘组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欢迎回家!”观看着直播,我高兴得欢呼鼓掌!六个月前,我们的航天英雄乘火箭飞入太空,进驻中国空间站,创造了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圆满地完成了飞行任务。
六个月后的今天,他们凯旋回归。
啊!航天员陆续成功出舱了,一句句“感觉良好”,一张张自豪的笑脸,诠释了中国在航天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感想 14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飞天,从无人飞行到太空行走……
中国航天事业腾飞令世界瞩目,中国航天成果红利也让世界共享,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xx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着航天科技进步的奇迹,成就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今天,航天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神舟十三号返航观后感 15
2022年4月16日伴随着神州十三号航天乘组在东风着陆场稳稳落地,紧悬着的心终于落到平地,我们的航天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回家。此次“回家”之路所采用的是快速返回模式,将原本二十多小时的时间压缩至短短几小时,这是从未有过的挑战,更是对航天员素质的进一步考验。在看到航天英雄们从返回舱中出舱,由现场医护人员宣布身体状态良好时,猛然发现眼眶已有热泪在打转。我深深的知道,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航天人的奋斗拼搏和自我超越。不断克服各种挑战极限的问题和困难,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中国航天人的负重前行,为的是祖国航天事业的不断突破创新。正如航天员王亚平所说:“被祖国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为国奉献就是最大的幸福,身 探寻苍穹,光耀中华,祝贺航天员们顺利圆满平安归家,祝福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强大。
神舟十三号的观后感 16
就在今天,神十三返回地球,在我们全国人民的见证下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神十三乘组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安全返航。在这六个月的时光里,他们出色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首次出舱、再度出舱、太空跨年、天宫课堂…浩瀚太空见证了中国航天的硬核技术,也见证着专属于中国的独特浪漫。探索太空,永无止境,我们定会在太空创造属于我们的更多辉煌,我们的航天梦,也将继续把星河点亮。很荣幸可以见证历史的一刻,欢迎回家!我们的航天英雄!
神舟十三号的观后感 17
自古以来,人类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遐想,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与传说。我们的先人们脚踏在大地上,仰望着天空给他们设置的极限。
但是无论怎么样的限制都无法阻挡人类探索的脚步,1969年,人类踏着嫦娥曾经走过的道路,飞向了传说中的广寒宫。而到了现在,我们中国人要在浩瀚的宇宙中创建出一个自己的“广寒宫”——空间站。随着神舟十三号的一飞冲天,完成了不可能的`径向对接,中国航天人的奋斗,使中国航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继北斗卫星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壮举。
曾经的我们创造神话与传说,现在的我们就是神话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