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了七个视听工作计划(推荐5篇)》
编制了七个视听工作计划(精选5篇)
编制了七个视听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整体工作思路,结合学校电教工作实际,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着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电教设施和教学软硬件的管理。
1.加大硬件建设。根据学校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逐步获得的设施,为教育信息化工程做好物质准备。根据学校规划,本学期将在现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远程观看中心的基础上,对现有计算机教室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学校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2、严格视听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提高视听设备利用率。做好电教设施、网络设施、专用教室的使用、维护、卫生和安全(防盗、防火、用电、网络运行)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3.加强电教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出现故障时,及时修复,以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4.加强网络中心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系统和杀毒软件,确保网络和软件运行的安全。
5.继续管理和使用学校的“数字校园”平台。及时配合学校日常工作,上传学校教育成果和最新教学动态,搭建教育互动平台。
6.充分利用校园网推进校园办公自动化建设。
7.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共享。不断丰富资源库的内容,尤其是课件和制作课件的各种音频、视频、图片资料,并做好备份。还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高质量课件、电子备课、电子教学论文、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了分类。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1.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管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索和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更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2.进一步抓好电教校本培训,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和课件制作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电教开发技术,使网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学生辅助模块。
3.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2节多媒体课。
(三)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1、严格评估和管理室内人员工作。
2.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期末做工作总结。
3、在学期开始和学期结束时,做好电教硬件和软件的整理和检查工作,保证教学的正常使用。
4.按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活动和会议,及时传达相关精神。
5.继续完善教育信息设施建设,加强学校电教设备管理。
编制了七个视听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树立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的理念,提高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纲要》第11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因此,应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努力改革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工作目标
(一)做好电化教学管理
1、加强电教日常工作的管理。
(1)将电化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做到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
(2)加强对各种常规教学媒体使用和存储的抽查。检查情况及时防塌
2、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和各项规章制度。
(1)成立学校电化教学小组,由分管教学的专职电工教师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
(2)制定和完善各种电化教育体系。如视听教室使用系统、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使用系统及相关使用、出借、存储、维护和安全系统等。
(3)完善电教记录(电教老师使用记录、多媒体电脑教室使用记录等)。),并形成体系。
(二)重视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形成的关键在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果不应用,教育信息化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本学期,学校将组织教师大力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尽量在公共课上多媒体课。目前,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时期。在21世纪,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非常重要。应着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评价方法和评价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三)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队伍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这是一个或几个老师永远做不到的。建立一支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软件”基础。本学期,学校将组织部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促进他们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能力,大多数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主要工作安排
1、制定视听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视听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2.召开电师会议,提出新学期的要求。
3、购置必要的电教设备,着手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并做好划分和分类,修订和完善电教体系。
4.组织一些老师参加学校的计算机培训,制定这学期的学习计划。
5.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进行课堂研究。
6.协助公开课老师制作课件。
7、检查视听设备维护工作,教师视听使用总结。
8.45岁以下青年教师视听评估。
9.存档所有数据。
10、学期视听总结。
编制了七个视听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狠抓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规范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改进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真正提高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同时,要强化规范科研的意识,将科研方法和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创新研究思路,扎实推进研究工作,进行课题深入研究,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努力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工作重点
1.按照本学期的研究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结果进行研究、总结和收集。
2.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收集数据;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策略。
3.积极参与各级培训活动,提高每位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和素养。
4.加强学科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这组学科的研究。
5.定期开展子课题研讨,注意收集工艺资料和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制定本学期的研究工作计划。
2.参与校本培训和研究活动。
3.评价体系将在课题组的课题研究课上进行动员。
4月-5月:
1.组织子课题组成员研究并实施研究计划。
2.完成项目中期评估材料。
六月:
1.中期评估
2、参加学校研究班活动。
3.对现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编制了七个视听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这学期,学校将紧紧围绕区教育局工作的总体目标,以数字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校园建设为主要目的,努力实现特色自选工作、亮点常规工作、重点工作有成效的目标,开创学校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
1.加强校园广播、校园监控、学校局域网等因夏季加强教学楼而重新安装的设备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由于教学楼加固,原有设备已全部拆除,我们将抓紧相关线路的改造建设,争取尽快投入使用。
2.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水平和能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教学,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理论。强化全体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用先进的科研理念指导教师做好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有机融合。
4.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做好每学期电子教案和案例的收集,自制课件的评价,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校本资源的积累,学校视频和课件资源的开发、应用和管理。使我校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更具特色。
三,具体措施
信息化校园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开放的校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这学期,学校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改善设施,保证建设。
更新改造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电教设施更新,部分功能教室增加多媒体设备,实现电子白板进教室。
(二)促进培训的改进,争取自选工作的特色。
开展教师视听技能培训活动。发掘师资力量,重点培训网络安全设置、个人博客建立、flash制作、电子白板使用。同时做好二次培训,也就是培训学生的电教管理员,协助老师进行网络维护。
走走出去邀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拟赴上海师范大学学习调研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学平台应用的理念与实践,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三)以应用促发展,实现日常工作的亮点。
这学期学校重点建设数字网络,建设信息化校园,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1.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35岁以下的教师每人提供一门关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课程,并反思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
2.逐步推进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培训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计划组织骨干教师展示电子白板在学校的使用效果。
3.学校将以课堂为中心,加强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监控,开展教学观察和讨论,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4.丰富上学期建立的班级网页。
(4)通过竞争促进提升,确保重点工作取得成效。
本学期,学校计划举办各种比赛和展览,激发教师学习视听技能的热情。同时,通过选拔,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各级比赛和交流活动。
1.35岁以下的老师收集优秀实用的flash课件,在全校展示推广。
2.组织青年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竞赛。
3.组织教师打字比赛。
4.为36年级的学生组织打字比赛。
(五)提高信息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本学期,我们将在学校应用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校园网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数字化校园。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校网站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学校网站的维护。学校网站继续按照栏目对人民负责,有专人负责栏目,及时将学校各类教育教学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保证学校主页的互动性、生动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信息组加强校园网安全,认真执行校园网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网站备份、防病毒等工作,保证校园网畅通。
2.继续加大开发和丰富教学资源库的力度。将常用的教学光盘镜像到计算机中,所有教师构建和共享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课件和备课资源库,使教师能够方便地从校园网络中获取资源,服务于教学需求。
3.收集教育信息资源库的资料。要动员全校教师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构建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库,实现人人享有、人人利用、人人贡献的目标。
编制了七个视听工作计划 篇5
一、这学期的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项目总体设计
2.子项目应在前半学期完成,子项目应尽可能与主项目密切相关。举办主题研讨会,让每位老师进一步明确目标和研究过程。
3.重视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课题研究应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4.举办“校本学科知识库应用”公开课,邀请周边学校听课评课,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公开课应设计奖励方案并进行奖励。
5.准备写论文,争取奖项。
二、具体工作安排
9月,课题组成员亲自完成了工作计划,记录了两次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了整体项目设计。进一步规划学科知识库的分类。
10月至11月,举办了一次视听教育公开课,以准备视听论文
12月,对子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备案。分析和演示当前的知识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