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期末工作总结 > 初一生物期末总结(汇编三篇)正文

《初一生物期末总结(汇编三篇)》

时间:

初一生物期末总结(通用3篇)

初一生物期末总结 篇1

一、生物区别于非生物要看生命现象:

新陈代谢

2.生长发育

3.繁殖

4.遗传变异

5.应激性

病毒是个特殊的例子:病毒无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寄生生活,所以是生物。

二、新陈代谢是其他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装置并且变量唯一。巴斯德最成功的地方是他动手设计了曲颈瓶。

四、显微镜的考点:

①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视野变暗,物象变大,视野中的数目增多。

②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③对光时用低倍的物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观察装片时:镜筒下降时,操作者的眼睛注视物镜,目的避免压碎玻片标本。

⑤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你推测它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玻片标本。先转目再移片

⑥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的长度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的长度越短。

五、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六、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然后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再然后是细胞质分成两份。

七、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了组织。例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主要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

八、动物体比植物体多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九、鸟冬天换上白色的羽毛,大大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有的时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说明①生物适应环境②适应的相对性。

十、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即植物多的地方,空气清新湿润。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十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是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例如1、菊花在秋天开放,说明影响生物的因素是光照时间(非生物因素)。

2、草盛豆苗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是:生物因素。

十二1、生长在水中的睡莲,其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2、冬青冬天郁郁葱葱,而其它树的叶子都已经掉落,这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3、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十三、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其中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衣藻是单细胞;大气中90%的.氧气是由藻类植物提供的。 (水绵叶绿体成带状)

十四、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是叶,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了输导组织,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十五、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

2、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

3、松、衫、柏、银杏是属于裸子植物,但卷柏是属于蕨类植物。

4、被子植物又叫做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六大器官。

十六、1、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结构的区别是保卫细胞有叶绿体。

2、叶片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

3、气孔的开关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保卫细胞的形状是半月形。

4、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5、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的影响。

十七、蒸腾作用的意义:

1、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

3、还能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降温。例如:小麦结果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移栽植物时一般要摘掉几个叶片或选择阴天、傍晚时移栽,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十八、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作用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例如:新鲜的苹果需要用保鲜袋包装起来,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

十九、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是太阳能。例如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牛奶里有机物中的能量最终于太阳能。兔子吃草,狼吃兔子,狼体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最终于太阳能。

二十、

动物类别代表动物运动呼吸体温其他

环节动物蚯蚓刚毛和肌肉湿润的体壁变

温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节肢动物蝗虫足和翅气门(气管)外骨骼的作用?

鱼类鲫鱼鳍鳃侧线的作用

鸟类家鸽翼和足肺恒温双重呼吸?气囊的作用?

哺乳类家兔足 肺特有结构膈,胎生哺乳

二十一、鸟:1、嗉囊:暂时贮存和软化食物2、肌胃:充分研磨和初步消化食物3、小肠:彻底消化。

二十二、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骨骼肌。关节的组成: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关节既牢固(关节囊及里外的韧带),又灵活(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 双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二十二、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如蜜蜂采集花蜜、育雏期的母鸡照顾小猫、繁殖期的小鸟给金鱼喂食)和学习行为又叫后天性行为(如黑熊表演投篮球)。

二十三、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的循环。

2、动物的活动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

3、动物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病毒营养方式:寄生。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二十五、细菌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营养方式:异养,分腐生和寄生两种。繁殖方式:分裂繁殖。

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的休眠体,叫做芽孢。

二十六、真菌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种类 ①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②多细胞真菌:如霉菌、曲霉、蘑菇,由菌丝构成。

营养方式:异养 繁殖方式:大部分真菌孢子生殖

例题1、在一个装片盒里,有一张细菌和一张酵母菌的永久装片的标签脱落了,你可以依据什么把它们区分开来,重新贴上标签呢? 答: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2、生物圈中处理垃圾的“清洁工”主要是什么?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二十七、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作用是:促进生物圈中的碳的循环和氮的循环。

二十八、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初一生物期末总结 篇2

白驹过隙,时不我待。转眼之间,一年就过去了。正值暑假期间,晚上,静下心来,泡上一杯毛峰,坐在电脑桌前,对自己这一年的历程反思一下,对于好的方面,发扬光大,对于不好的,力求改进。这一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五个班的生物和青健课,同时还有综选课棋艺之家的辅导教师工作,工作量较大,现将自己的这一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上,从网络中汲取营养,使自己受益匪浅。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一堂课要上得成功,主要看教师备课备得详、充分与否。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别是生物课,要让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想听,爱听,教师要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否则干瘪瘪的一堂课,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也讲得无精打采,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在上课前,多做一些准备,仔细阅读教参用书,在网上查阅相关的内容,把知识做相应的拓展,同时也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古今轶事等。因为生物是一堂与实践结合相当紧密的科学,实验法是学好生物的最基本方法。因此,本人因地制宜,自己动手制造一些实验器具,不管其简陋粗糙,只要对我的教学有帮助即可。

例如在讲解吸烟的危害时,为了使学生明白烟中的有害成分,我想了一个办法,找一个的饮料瓶子,在瓶口上打了一个洞,然后在瓶子里放上干净的脱脂棉,在洞口上放一支点然的香烟,然后用手在瓶身上挤压,这样烟雾就进到瓶里去了,当瓶中充满了烟雾了以后,取走香烟,打开瓶子,用镊子夹走棉花,再向瓶中倒入清水,这时可见水变混浊了,棉花上有黄色难闻油状物出现,香烟中的有害成分就这样形象的展示出来了,真正在课堂上课,就收到较好的效果。

2、上课

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要使学生喜欢生物这门课程,关键是教师上课要上得自然,生动有趣,师生心神相通,配合默契。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知识,达到高效课堂。所以上课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有一些浅显的章节,我就让学生课下自己自学,然后在一下节课上提两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一下。要重点讲解的章节,那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人体的激素时,什么是激素,激素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消化液、汗液有什么不同?人体里有哪些激素,分别有什么作用,多了少了会使人得什么疾病等,我让学生先看书,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针对学生的回答,在多媒体课件上再加以讲解。当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采用分层教学,要让差生学得懂,让优生吃得饱,同时要注意教学面对的主体是大部分的中等生。

3、课后

在课下,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较小。因为作业不是要多,关键要精,所以我布置的作业虽然较少,但每一道题都是要掌握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也乐于做题,也给他们完成语数外作业留下宝贵的时间。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我会及时的批改,并且对学生的作业打下等级并写上鼓励的话语,对其中典型性的错误,在上课时及时的加以订正。使学生学完一节以后,要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

三、综选工作

本期综选活动,我和李建军老师共同开办了棋艺之家,其中李老师星期二讲中国象棋。我星棋四讲围棋。参加的同学有来自六、七年级的38位同学,他们大多数原来都没有参加棋类培训班,底子薄,技战术水平低。因些。针对这些情况,我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从最基础的围棋常用术语、气、眼、死活讲起,最后学习一些围棋的布局和简单的定式,讲练结合,大盘讲解和学生对抗相结合,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围棋的初步知识,基本技战术方法,能把一盘棋完整得下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不足和改进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了,我仍感到自己在一些方面的不足,如自己担任副班主任的七年级四班,班上有几个调皮捣乱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我和他们交流沟通较少,师生之间有一些隔阂,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得不好,致使有些差生影响到了班上的课堂纪律,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这一方面我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学生多一些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再者,我所教的生物课,在期末考试中,有些学生考得很不理想,主要是我对他们期末复习过程中督促不够,对学生不够严厉,结果学生复习得不好,准备不足。今后我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认真督促学生,不允许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关越,自己从今天做起,从细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开拓进取,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我。

初一生物期末总结 篇3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观察动植物细胞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如:水绵、海带、衣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占大气的90%。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形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有茎、叶、种子,结构复杂。如:油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有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玉米、小麦、毛白杨、。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三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

2"春水绿如染"中的"绿"指藻类植物。鱼缸内壁的绿膜指藻类植物。

3"苔痕上阶绿"和"应怜履齿印苍苔"都指苔藓植物,大树一侧树皮上的绿色植物是苔藓植物

▲常用的玻片标本:

切片,涂片,装片

▲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颗粒。

▲有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无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膜将细胞内部和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细胞能够将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它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叶绿体(贮存能量)和线粒体(释放能量)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的物质——DNA,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

▲DNA的分子很长,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做基因

▲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染色体

▲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人的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的产生: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的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有一个分成两个,接着是细胞质,最后,在原先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会形成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细胞。

▲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叫做细胞的分化。

▲有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人体内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l常见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眼虫。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l病毒分三种——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l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l病毒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l人们用接种牛痘疫苗的办法,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

l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或无毒病毒

1.解读绿叶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设置对照: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光照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染色。

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⑴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⑵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是用来构建植物体。二是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概述呼吸作用

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内线粒体上进行的。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公式:有机物(贮能)+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呼吸作用。

应用: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晒干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给教室、地窖山洞通风换气是利于人的呼吸。萝卜存放时间过长会空心是因为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机物。